7月1日,河南省财政厅开展全省财政系统“淬炼作风硬实力 激活改革新引擎”演讲比赛,济源示范区财政局王艳同志经过选拔进入决赛,并荣获二等奖,她以《愚公家乡理财人》为题,用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讲述了济源财政工作者传承愚公移山精神,在理财为民、服务发展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奋斗故事。
愚公家乡理财人
济源示范区财政局 王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王屋山下愚公故里的一名财政人。巍巍王屋山下,济水之源奔涌着千年不息的愚公血脉。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镌刻着“叩石垦壤”的坚韧,每一道沟壑都回荡着“毕力平险”的誓言。新时代的愚公儿女正以财政为笔、改革为墨,在算珠脆响中续写新的移山传奇。
凌晨两三点,当整座城市开始沉睡时,财政办公楼的灯光依然在闪烁——那是道路延伸的坐标,那是校舍建设的蓝图,更是民生幸福的温度计。
在旁人眼中,财政工作是“金饭碗”。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饭碗里盛的不是美味佳肴、不是饕餮盛宴,那是24小时待命的汗水,是暴雨夜里的应急方案,更是改革攻坚时咬碎的牙关。
一年365天,从一季度“开门红”的冲锋号,到四季度“收官战”的冲刺令,我们不是在翻越绩效目标的高山,就是在穿越资金监管的峡谷。
愚公移山,移的是阻隔出行的大山;财政理财,理的是关乎民生的“金山银山”。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在愚公故里吹响,财政人“昼访夜谈”山区农户,只是为了确认香菇大棚产业资金是否落地,通往乡村的道路是否平整。这就是新时代的移山精神——移走的是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竖起的是实干担当的作风标杆!
过紧日子,精简、压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改革之痛伤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逃避、隐藏无济于事,只有迎难而上。主要领导安顿好住院的丈夫,加班加点召开会议分析解决难题。国库负责人无暇顾及进京手术的婆婆,天天守在电脑前盘算数字,看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兼顾到方方面面......
为了父老乡亲的幸福安康,财政人无怨无悔。这不是奉献,是本分;这不是牺牲,是选择。因为财政人的初心,就刻在王屋山的崖壁上——“理国家之财,暖百姓之心”。
在洒满阳光的村级文化广场上,崭新的塑胶跑道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足迹——这是财政资金为农村娃浇筑的“快乐星球”;
青砖黛瓦的互助养老院里,热气腾腾的饭菜映衬着老人们开心的笑脸——这是民生账本为留守老人写就的“岁月静好”;
那千年不老的银杏树,那万年流淌的不老泉,那太乙池的济水之源,那高高耸立的天坛山,都在见证着愚公儿女正沿着愚公移山的足迹,叩石垦壤,倾情播撒,奋力续写着财政事业的辉煌篇章。
让我们锚定“愚公移山谱新篇、两高四着力做示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的壮丽征程中,奉献济源财政人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