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也是调节、控制和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政府预算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总预算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由各级政府的本级预算和下级政府总预算组成。单位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直属机关就其本身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经费收支所汇编的预算,另外还包括企业财务收支计划中与财政有关的部分,它是机关本身及其所属单位履行其职责或事业计划的财力保证,是各级总预算构成的基本单位。
02
预算构成体系(“四本预算”)
“四本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级政府的上解收入。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对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按照基金项目编制。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按一定比例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社会保险基金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
03
预算编制程序(二上二下)
部门预算采取“二上二下”程序进行编制。
“一上”阶段:各部门(单位)结合部门事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年度预算计划。
“一下”阶段:市财政部门审核单位“一上”预算建议数,并下达各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收支控制数。
“二上”阶段:各部门、单位根据“一下”预算收支控制数,调整优化年度预算计划。
“二下”阶段:市级预算草案经市人代会审议批准后,市财政部门在20日内将部门预算及绩效目标批复到市级各部门、直属单位。市级各部门自市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及绩效目标。
04
重点名词解释
功能科目:是指政府支出按其主要职能活动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具体设类、款、项三级。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
经济科目:是指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具体设类、款两级。如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企业的补助等。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保持年度间政府预算的衔接和稳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设置的储备性资金。各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不得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预备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